在材料耐腐蝕性測試領域,
鹽霧試驗箱通過模擬鹽霧環境評估產品抗腐蝕能力,而鹽霧沉降量作為核心參數,直接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。精準調節鹽霧沉降量,需從溶液配比、設備參數、日常維護等多方面著手。
控制鹽溶液濃度與配比是調節沉降量的基礎。標準鹽霧試驗通常采用 5%(質量分數)的氯化鈉水溶液,濃度偏差會顯著影響沉降量。若濃度過高,鹽霧顆粒變大、重量增加,沉降量隨之上升;反之則下降。因此,需使用高精度電子天平稱量氯化鈉,并用蒸餾水充分溶解,確保濃度誤差控制在 ±0.1% 以內。
調節噴霧壓力與時間是關鍵手段。噴霧壓力與鹽霧顆粒大小、沉降速度密切相關。一般而言,壓力越高,鹽霧顆粒越細、沉降越慢;壓力過低則顆粒粗大、沉降過快。多數鹽霧試驗箱的推薦壓力為 0.07-0.17MPa,需根據實際沉降量微調。例如,當沉降量低于標準(1-2mL/80cm²?h)時,可將壓力從 0.08MPa 提升至 0.1MPa,觀察沉降量變化。同時,合理設置噴霧周期也能優化沉降量,連續噴霧易導致沉降量過高,可采用間歇噴霧模式(如噴 15 分鐘、停 15 分鐘),平衡沉降速率。
維護噴嘴與箱體是長期穩定調節的保障。噴嘴堵塞或磨損會改變噴霧形態,導致沉降量不均。定期檢查噴嘴孔徑(通常為 0.8mm),使用軟毛刷或專用清潔劑清除結晶鹽垢,必要時更換噴嘴。此外,箱體密封性也會影響沉降量,若鹽霧試驗箱門密封膠條老化漏氣,鹽霧外泄會使實測沉降量低于理論值,需及時更換密封件。五金制品廠因未及時清理噴嘴,造成局部沉降量超標 30%,經維護后恢復正常。
校準與監測是精準調節的必要環節。每周使用至少兩個標準收集器(漏斗狀玻璃容器),放置在試驗箱內不同位置收集鹽霧,測量 8 小時內的沉降量。若數據偏離標準范圍,需結合上述方法逐步調試,并記錄調節參數。部分高端鹽霧試驗箱配備自動監測系統,可實時反饋沉降量數據,輔助快速調整。
通過系統化調節鹽溶液、設備參數與日常維護,能夠實現鹽霧試驗箱鹽霧沉降量的精準控制,確保材料耐腐蝕測試結果的可靠性與一致性。